王家訓 | 大涼山彝族年寫生
作者:正廣文化 發布時間:2020-01-04 原出處:封面新聞
彝族年是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,與漢族春節意義一樣。但彝族新年時間不是固定在某一天,一般在秋收后的彝歷兔月,即農歷十月,具體日期由當他懂歷法的長者或畢摩推算、選擇而定,各地過彝族年的時間也不一致。
隨著社會發展、彝族年已被賦予更多豐富內涵。2010年5月18日,“彝族年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項目。
一方水土有著自身不同的人文。途經甘洛、越西、昭覺、美姑以及竹核鄉、拖木鄉等處,一路盤山而行,路邊的景色看去很是不錯,時有贊嘆。亦或下車近距離的去親近一下。當實地感受時,卻是另一番滋味,實在難能言語,而這種體驗會深深地印在心里。
從昭覺縣城去了竹核鄉,走進一戶人家。主人非常好客,熱情邀請在他家過年,圍著一火塘就地而席。扯開話題,什么都談……主人家把殺好的年豬剁成3寸見方的肉塊,在沸水中煮上二三十分鐘后撈出,加入各種調料,在大盆中簸動拌勻,做成風味獨特的彝家砣砣肉款待我們,還有鮮香的辣子雞、清香的連渣菜等等。
午后,又去了幾個更深遠的鄉村,走到哪里迎接我們的都是一張張熱情的笑臉、一碗碗香醇的米酒和盛情的相邀。
山間小道上、柏油馬路中,趕馬的、背簍的、提籃的、挎著口袋的人絡繹不絕。到父母家拜年、到兄弟姐妹家拜年、到親戚朋友家拜年……人人喜氣洋洋!
本文來源于《封面新聞》
所屬專題:
歡樂彝族年 專題相關內容
用戶評論
共有
條評論,查看更多>>
本站僅限會員評論。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,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。
您好: